成语对症下药出自《三国志?魏志?华陀传》,意思是医生针对患者病症用药,多用来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华佗医术非常高明,他自小熟读经书,尤其精通医学,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大都药到病除。有一次,有个推车的人突然屈着腿,捂着肚子喊痛,不一会儿,气息微弱,喊痛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华佗切脉诊断后,断定病人患的是肠痈,立即给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麻醉后,又给他开刀诊治。经过治疗,病人一个月就好了。
华佗的神奇之处还在于他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抓药。有一天,州官倪寻和李延病了,一起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的感觉相同,都是头很疼,全身发热。华佗仔细诊断,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倪寻和李延非常奇怪:“我们病情一样,吃的药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
华佗看出了他们的疑惑,问道:“生病前你们都做了什么?”
倪寻回忆说:“我昨天赴宴回来,就感到有点不舒服,今天就头疼发烧了。”
“我好像是昨天没盖好被子受凉了。”李延答道。
“那就对了。”华佗解释,“倪寻是因为昨天饮食不对,内部伤食引起的头疼身热,应该通肠胃;而李延是因为外感风寒受凉引起的感冒发烧,应该发汗。病情表面差不多,但倪寻只要一点药物就会好,李延却需要借用药物调动自身的机能才能痊愈。治疗的办法理应不一样才对啊!”果然,倪李二人回去吃下药后,病第二天就好了。
名医李时珍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在这方面也曾有过一个经典案例。有一天,他先后给两个病情相同的病人开方,待病人走后,他的学生不解地问老师:“刚才那两个人都是发烧怕冷,为什么你对那个老人用药轻,而对那个小孩用药量反而重呢?”李时珍笑了笑说:“那个老人已是风烛残年,他再三说自己病重难返,回去后必定会喝药汁液,药量轻些反倒合适。而那个小孩年幼无知,刚才看他烦躁啼哭,等到大人喂药时想必哭闹不止,能喂进去多少呢,所以药量自然要大些才行。”
成人药量大,小儿药量小,这是常识,反其道行之,似有不妥,但李时珍的做法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的权变之宜,比那些纸上谈兵的说教靠谱得多。这也是俗话所说的“十个病人十个样”,千万不能一概而论,千人一方。
大家都知道风流才子唐伯虎的诗画了得,可能不少人不了解他还是半个郎中。有一天,唐伯虎应邀到好友祝允明家饮酒,听到后院小儿哭声不止,遂问祝小儿为何这般啼哭。祝允明长叹一声说:“三天前,小儿腹胀如鼓,小便不利,连请几位郎中诊治均未见好。”唐伯虎稍作沉吟说他有良方可对症下药。说罢,取过笔,唰唰开好了药方,并叮嘱尽快找来此物,最好选3个大的,用臼捣碎,然后敷在小儿肚脐处,不几天就会痊愈。祝允明接过药方,只见上面题着一首诗谜:
尖顶宝塔五六层,和尚出门漫步行。
一把圆扇半遮面,听见人来闭门迎。
祝允明看后微微一笑,提笔在诗的下角注上两字:田螺。叫家人按方置办。果然,不到两天,小儿便饮食如常,康复如初。原来,田螺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可以治疗小儿鼓胀、痔疮、小便不畅等多种疾病。
东晋学者张湛曾说:“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这是因为疾病有的内在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有的内在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古时候没有B超、磁共振啥的,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还是阻塞,单凭眼睛很难看得准,就是加上诊脉,寸关尺三部脉象有浮沉弦紧的不同,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浅深的差别,肌肤有厚薄、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等。所以,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能体察入微;只有经验丰富,才能对症下药。
可自古至今有些自以为是的人,念了几年医学,翻了几本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就夸口没有什么治不了的病,等到真干了三五年,才知道天下没有现成的方子可以用。所以学医的人一定要广泛深入地探究医学原理,不能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必须专心勤奋不懈怠,多摸索,多总结,不然害人害己。
清代有位著名医家叫程钟龄,临床经验丰富,别人久治不愈的疾病,经他治疗常能奇迹康复,名噪康熙、雍正年间。有一富翁,身患足痿,必手持重物方可缓慢移步,服过许多药皆无效果。他久慕程钟龄的大名,让人抬了去求治。程钟龄见他六脉调和,得知病人服药无效,断定这是心病,非药物所能医治,决定施计治疗。他替病人收拾了一间房子,安顿病人住下。
程钟龄预先在病人住的房间里摆上许多古玩,并特意在病人坐凳旁放一瓷瓶。他向病人介绍说:“这是我的古董收藏室,所藏之物皆属珍品。”然后一一告诉病人藏品的价值。最后,他指着瓷瓶说:“这是我的传世之宝,十分稀罕,千金难求。”事实上,包括瓷瓶在内的所有东西都是赝品,只是病人是外行,被蒙在鼓里罢了。
病人在屋里闷了两天,见程钟龄既不开处方,也不嘘寒问暖,甚至回避见他,闷得心慌。第三天,他决定出去走走。因离开拐杖难以迈步,他只好就近抱着瓷瓶小心翼翼地起步。其时程钟龄就在外边悄悄等着,待病人举步欲走时,程钟龄突然出现,猛喝道:“你好大胆!竟敢偷我家的宝瓶!”病人一惊,手一软,“当”的一声,瓷瓶从手中滑落到地上,摔得粉碎。这下病人大惊失色,垂手痴立在那里。
程钟龄见病人不靠拐杖已能站立,心里十分高兴,暗想:“这病已去几分,应该趁热打铁。”于是,他上前握住病人的手说:“别怕,跟我来。”那人竟跟在程钟龄身后走出屋外,他举步平稳,行走如常,多年顽疾,一下子就好了。程钟龄这才告诉病人,他摔碎的东西并非什么稀世珍宝,而是为了解除其心理压力、转移注意力而设的计谋。病人恍然大悟,连声称赞程钟龄的高明医术。
可见,治病救人,关键是找到病因,只要看得准,不用药也照样治好病。学习、工作也是这样:根据学生良莠不齐,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成绩;抓住市场痛点,拿出解决方案,才有希望赢得市场。
对此,宋末名臣文天祥曾在诗中说“理身如理国,用药如用兵”。用兵,讲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治病救人也是如此,只有切中肯綮,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将用药与用兵相提并论,真是非常精辟。世上的事儿,“术”虽不同,“道”却是相通的。
点击以下图片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