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电影史来说,将1946年至1966年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期也不为过。其间涌现出的一大批革命题材电影,在数十年后仍被津津乐道,成为“红色经典”。其中,不少影片是由小说改编而成。这些改编作品延续了中国电影与文学一脉相承的关系,继承了中国电影的“影戏”传统和以丰厚文学底蕴作为叙事基础的文化特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的语境下,荣获2020年度“豫版好书”称号的《重述与重释:从小说到经典红色电影改编研究》一书,选取了九个经典红色电影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改编文本,以客观、多维的视角重新阐释这些文本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旨在为当下我国主流电影的创作提供参考。
本书作者认为,九个小说文本的改编各有特色。比如影片《林海雪原》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保留了小说的革命传奇色彩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通过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重塑,呈现出一组革命英雄群像和一段革命传奇故事。在对主要英雄人物的重塑上,小说对杨子荣的形象刻画不够完美,改编电影时便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塑造出一个足智多谋、沉着老到的孤胆英雄形象。
此外,电影采用了颇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和蒙太奇语言,银幕上的英雄不再是单纯的影像符号,而是富有层次感,更主要的是在表现场面的真切、人物心理和情绪的真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影片既借鉴了传统戏剧的某些表现手法,又发挥了电影艺术“时空灵活”的特长,凝练而集中地表现了人物群体曲折惊险的对敌斗争,展示了英雄人物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本片创作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创作了一部英雄传奇故事。
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内容简练,以家人团聚为重心,但缺乏战争中的戏剧化情节。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将原著中的父女战场团圆置于叙事后景,着重描写了文工团团员王芳在哥哥王成的影响下成长的故事。“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影片唱响的《英雄赞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小说故事基础上,本片进一步演绎出某种对自我的迷失与找回,以革命浪漫主义气质书写了一首朝鲜战场上的“英雄赞歌”。
值得一提的是,《英雄儿女》用蒙太奇手法渲染和重述亲情故事,发挥了人物镜头的特殊表意作用,强化了叙事机能,起到了体现民族风格、询唤主体、深化主题等作用。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战斗精神的熏陶、民族自豪感的弘扬,都通过影片得到了很好的传递。
小说《青春之歌》自始至终都以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为线索。但对同名改编电影而言,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传记电影,不如说是一部借助英雄诞生的叙事原型完成的寓言。改编电影着力强化林道静是大宅门里的被压迫者,让她后来走进革命行列、成长为革命者具有了足够的合理性。影片以“一二·九”运动为背景,凸显了“九一八”之后的民族危机,以人带史、以史托人,将一位女性知识分子成长为革命者的历程娓娓道来。影片凭借自觉的主流意识形态表达,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革命题材电影的又一经典。
通过研究这些改编案例,本书考察了电影如何重述、改变小说原有的叙事与写作方式,透视了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改编的创作背景,探讨了电影在这一时期的艺术表达特点。对于当下影视作品的创作而言,这些内容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