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魏巍以其鲜明的创作风格占据了重要位置。他的创作生涯,绵延了半个多世纪。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艰苦而昂扬的奋斗历程,洋溢着浓烈的英雄情怀和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新近出版的《魏巍全集》(河南大学出版社),是在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所出版《魏巍文集》(共10卷)的基础上,增补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新语丝:魏巍文集·续一卷》《四行日记:魏巍文集·续二卷》两卷,并对原有分卷进行适当合并,目前呈现给读者的《魏巍全集》共10卷、500万字。
魏巍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作品无疑是他的散文,魏巍的散文,以文艺通讯为主要形式,代表作首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虽然只写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从大火中抢救朝鲜儿童和志愿军战士以苦为乐等3段故事,但由于选材精严,事例典型,却收到了以少抵多、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加上作者善于将形象化的叙事与抒情性的议论结合起来,既动人以“情”,又服人以“理”,使读者的认识能跟随着作者由感性向理性自然地飞跃,所以它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文学评论家朱向前认为:“将《谁是最可爱的人》视为当代军旅散文的发轫之作也毫不勉强。”
75万字的长篇小说《东方》,可视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宏大续篇。魏巍在《东方》中,探索和表现我们的战士和我们的人民那伟大的心灵世界,从纵向方面写了朝鲜战争的全过程,从横向方面围绕朝鲜和祖国前后方两条线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前线主要落笔写一个团,更集中写一个连,后方主要写冀中平原的一个村庄——凤凰堡。小说中的主人公及一些干部战士就是这里的人,这就使交错发展的故事线索和情节得到呼应和统一。魏巍曾自己解释使用简洁而雄壮的书名《东方》的含义:自从中国革命突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之后,今日之东方已非昔日的东方了,人民在这里站起来了,他们显示了自己的力量,并还有未显示出的潜在力量,这个力量无穷之大。在他的心中,人民的位置永远无比高大,他是属于人民的,他的《东方》是英雄的赞歌,也是人民的颂歌。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魏巍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他认为在文艺创作上,“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这是真理,是无可怀疑的,作家们的作品大致都离不开作家的经历,不能过早脱离生活的土壤,去过书斋生活。同时,在深入生活的时候,要关心和热爱人民群众,对他们抱着满腔热情。要有对人民群众的长期真挚情感积累,积累得越厚实,创作的后劲就越大。对于诗歌,他赞成诗歌形式的百花齐放,但要越来越民族化,越来越让群众喜闻乐见。尤其在语言上,既不要复古,又不要洋化,从群众活生生的语言中孜孜不倦地提炼,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时代的发展永远都是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英雄人物的产生,也离不开人民群众。他的这些文学主张,在当前的文学创作上,仍是极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
魏巍曾经和他的外孙有这样一段对话:“姥爷,什么是作家呀?”“作家就是为人民写文章的人。”“那什么是人民呀?”“人民就是劳动的人,就是那些让我们幸福的人。”纵观10卷本《魏巍全集》,他的诗歌、报告文学、小说、散文、杂文都激情饱满地吹响时代的号角,真诚朴素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