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战后中国题材英语作品的跨文化研究 |
购买纸质书 购买电子书 |
作者: |
张喜华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书号: |
ISBN 9787564942816 |
定价: |
45.00 |
开本: |
16 |
版次: |
1印 |
“文化研究丛书”第二辑的一种。西方作家书写中国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书写,本书选取二战后英美中国题材代表作品,在东方主义和跨文化视野下批判英语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偏见形象,寻找西方偏见的文化、历史和东方主义渊源。赞扬汉学家李丁的中西文化观,希冀跨文化交流客观、平等、对话的理想之境。在具体文本层面,本书基于在国内已经出版的权威文献,分析了20世纪30-40年代跨越中西方文化的赛珍珠笔下的中国人伦道德,50年代萨克斯•罗默的东方主义偏见,70年代汤亭亭的“自我东方化”,上世纪末贾斯汀•希尔的中国情结和对东方主义的超越;借助费正清对中国的实证式书写以及李丁和费孝通“美美与共”的文化观,倡导跨文化交流中的实证书写与“美美与共”的跨文化交流理想。通过对作家作品的跨文化研究,认清跨文化交流的深层障碍,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促进我们做出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决策。本书研究结论: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是我们当下面临的重大任务;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是跨文化交流的策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跨文化交流追求的美好愿景。中国日益发展强大,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我们必须要知道“走出去”可能面临的阻力和困难,作品选取英美作家的不同代表为案例,揭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不对等现象依然存在,对中国题材英语作品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文化误读的深层原因,以利于寻求对策,知己知彼,为让西方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提供中国方案,有助于思考如何更好地主动展示中国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