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还:师陀长篇革命小说〈争斗〉档案的发现与考辨》是一本文学档案方面的学术专著。该书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征集编目部主任、研究馆员慕津锋所著,由北京大学知名教授严家炎题写书名,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解志熙撰写序言。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还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90周年,该书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
师陀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王长简,其他笔名有芦焚、君西等。《争斗》是师陀于1940年“应香港《大公报》副刊主编杨刚之约”,在上海创作的“以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为题材的三部曲”中的一部。1935年12月9日,倾向革命的师陀与北京大学的学生一道参加了北平“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一二·九”学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声势浩大的爱国革命运动。对于这场运动,师陀印象极为深刻。接到约稿后,身在上海的师陀经过认真构思,很快开始创作。杨刚在其负责的《大公报·文艺》和《大公报·学生界》连续刊载了《争斗》前七章。1941年7月,师陀将另外两章以《无题》为名,在上海《新文丛之二·破晓》上继续发表。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该小说未创作完成,且余稿也未能继续刊发。再之后,该小说便不见踪影。在其后近四十年,师陀未再提及《争斗》。
2007年,清华大学教授解志熙与裴春芳博士相继发现在香港《大公报》副刊《文艺》《学生界》发表的《争斗》前七章,和在上海《新文丛之二·破晓》上以《无题》为名发表的两章。对于这九章的发现,河南大学教授刘增杰在2012年5月1日撰写的《师陀全集续编》前言中,给予了积极评价。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师陀全集续编》中收录了该小说这九章的内容。该小说逐渐走入学界的视野,但根据当时资料显示,《争斗》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慕津锋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多年,长期负责与国内作家和海外华文作家联系,征集作家文物文献资料,并从事有关作家手稿、书信等文物文献资料的档案研究,出版个人著作《马识途年谱》《马识途:跋涉百年依旧少年》《文学档案背后的故事:故纸堆中有芳华》《大师的脚注》《难以忘记的文学名家》《雪泥鸿爪——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档案研究》《对话少年——永不褪色的红色经典》等。
2017年,慕津锋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手稿库整理资料时,偶然发现《争斗》佚稿四章及三部残稿,自此进行深入研究,将该小说的刊发本和未发表稿进行了细心的考订与缀合。这四章佚稿的出现使得小说《争斗》变得非常完整,三部《争斗》残稿表明当年师陀完成了这部手稿并进行了多次修改。经过几年来的考辨论证,终成《合浦珠还:师陀长篇革命小说〈争斗〉档案的发现与考辨》一书。
该书经师陀之子王庆一授权,全文刊载了小说《争斗》,这是该小说第一次以全貌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必将对推动师陀文学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卓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