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九曲流沙》作者杜建辉应邀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做了题为《文学的历史责任》的讲座,作者由创作《九曲流沙》的原因谈起,对怎样坚持历史文学的真实性,以及真实性对人性的意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讲座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苗书梅主持,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和部分教职工一同聆听了杜建辉的演讲。 《九曲流沙》是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全书共计74万字,以主人公牛紫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为主要线索,以河南为故事的主要发生地,通过描写多个不同阶层的人物和近现代河南的重大历史事件,形象地展现了近现代河南人民为追求民主、自由、幸福、安康而百折不挠的抗争过程,表达了中华民族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坚忍不拔、前赴后继的探索精神,以点带面地反映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杜建辉以其自身的创作经历和对历史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他认为,文学书写历史时,应担当起四个方面的责任:要有明确的真实观,要有真实清晰的人性观,要有清醒的人性象征意识,要有思想性和时代精神。而他创作的《九曲流沙》即为其创作理念的完整体现。《九曲流沙》最鲜明的特色就是真实性,事件真实,人物真实,就像书的封面所写:“这本书里所讲的故事都曾真实地在历史上发生过。”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有近两百个,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涉及近现代河南很多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白朗起义、中原大战、开封沦陷、黄河花园口决堤和1942年的天灾人祸,直至中原会战(又称河南会战)、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等,作者真实地写出了这段历史,读来震撼人心。
讲座结束后,苗书梅院长代表历史文化学院对杜建辉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鼓励同学们增加文学和历史名著的阅读量,开拓视野,并认为杜建辉的创作经历为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河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马小泉对《九曲流沙》的叙事形式和历史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用文学笔法写就的历史,读后能加深对社会、人和事物的理解。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